中国经济智库网

2023年度江苏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出炉 溧水区荣登全省县级综合排名第一等次榜首

资讯 用户:宁古薄 5919℃

【傅廷凤】近日,由省委农办会同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2023年度江苏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圆满完成。考核结果显示,溧水区荣登全省县级综合排名第一等次榜首。这是该区连续3年获此项考核全省县级综合排名第一等次后,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获取的又一骄人成果。

激活力、强动能,做实产业兴旺文章

夯实产业基础。去年,溧水区坚持把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实行党政同责,确保耕地应种尽种、种足种满。全区粮食面积43.03万亩,总产20.78万吨。优质稻米、绿色蔬菜、现代茶、蓝莓、草莓3+2特色农业产业链不断壮大。一年中,全区新增绿色食品企业30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89.28%,居全市第一。

强化科技支撑。该区全力推进全域农高区建设,目前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南林大溧水校区、东部农业科技创新港、南农大动物医药研发中心(P3实验室)等平台加快建设,未来食品研究院获评省外国专家工作室。全年举办江苏省农业科技成果推介会和智慧农业项目路演活动9场,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总店平台作用愈发彰显。全区新建冷库139个,新增库容6.8万立方米,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信息化平台成功上线,国家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建设成效显著。

加快业态融合。扎实推进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全区农业农村重大项目个数和投资额均居南京市前列。成功举办第十九届南京农业嘉年华、全省首届乡野露营节等活动,推介上报的春季赏梅花采草莓休闲游精品路线受到农业农村部专题推广。

增底蕴、提颜值,涵养乡村美好气质

加快调整镇村布局规划,积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全区村庄规划编制数量和批复覆盖率均位于南京市前列。全区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成果,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整治专项行动和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通过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中积极推行红黑榜和积分制等方式,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整治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村集体承接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管护,调动群众从站着看变为动手干。

以一园一山一湖(白马园区、无想山、石臼湖)为中心,在区域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拓片成面,新建成美丽宜居乡村40个,累计建成413个,实现规划发展村庄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永阳街道刘家边村、石湫街道葫芦坝村、和凤镇陈郭村成功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该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已达15个,数量位于全省前列。红色李巷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成为全省首批培育试点。

聚焦重均衡、破壁垒,跑出城乡融合速度

基础设施更便捷。加快农路建设向进村入户延伸,全区完成40公里对外村组道路建设。实施的交邮快供融合改革,有效整合了农村公交、邮政、快递、供销、金融五方面的运力、网点,实现互补、互融。此项改革被评为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全国改革典型案例,获全国供销总社现场会推广。在全市率先实施的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覆盖全域,被列为国家级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区。

公共服务更普惠。与市二十九中初中部、市五老村小学和市梅花山庄幼儿园开展集团化办学,2023年有20所义务教育学校纳入集团化办学。高质量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形成2+6的两大医共体治理格局。聚焦一老一小,健全区~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社区银发助餐点实现全覆盖,普惠托育体系建设加速推进,农村托育服务点应建尽建。

发展动能更强劲。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大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活资源要素。扎实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全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已入市成交12宗,用地面积164.25亩,出让总价1.116亿元。在全省率先探索地表水水权机制改革,农高区EOD模式试点项目成为全市唯一列入省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试点项目入库单位,获批省级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江苏省碳达峰目标下绿色城乡建设试点区。

挖潜力、提质效,探索共同富裕路径

着力壮大集体经济。开展村集体经济提质计划,针对农村闲置资产资源,探索创新无想院子10种盘活模式,建立国有企业、村集体与社会投资者利益连接机制。稳慎推进宅基地改革,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在晶桥镇试点开展宅基地线上审批和闲置住宅线上流转试验任务两项省级试点。在全市首创确权融资路径,颁发南京首张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鉴证书,推出专项信贷产品农房易贷,释放闲置资产金融属性,打通从资产到资金的堵点。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完善线下招聘、线上推送、直播带岗三位一体的招聘模式,打造社区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4个。建设庭院经济试点村2个,区级林下经济示范点6个,完成低效林改造901. 5亩。推进全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示范区建设,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引导绿色能源消费。2023年,该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92.11元,同比增长6.4%,增幅全市第一。

抓共治、促善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化村书记专业化管理,加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队伍建设,推进村书记区街共管,健全党群服务中心五常两聚机制。针对农村人才引进、村级债务化解、软弱后进村党组织整顿提升等问题,深入实施政治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聚力惠农行动。

提升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成立了全市首个区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提供一站式矛盾调处服务,实现群众合理诉求和矛盾解决最多跑一地。深入实施精网微格工程,发挥解决不了怎么办提级会办机制作用,用好有奖举报、随手拍等创新举措,打造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严防严控,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努力打造郊区善治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