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智库网

济阳区城市管理“十大提升行动”取得新成效

资讯 用户:雷琳 5983℃

今年以来,济阳区城市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市“项目深化年”和济阳区“攻坚突破年”工作部署要求,根据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16个专项提升行动总体方案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城管系统“十大提升行动”,下足精细“绣花”功,以“精细化”促标准化,职责落实到人到岗,工作标准细之又细,城市功能与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十大提升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精细保洁,开展道路保洁水平提升行动。对主城区40条主、次道路深度保洁作业,以路面净化、市容美化为重点,减少路面垃圾滞留时间,严格落实人行道、辅道“一日两普扫、全天守岗捡拾”累计清运1400余车次,累计出动环卫工人2.7万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城市道路的整体洁净度。

发动群众,开展垃圾分类质效提升行动。启动2024年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成立“善美济阳、‘泉’心全力”志愿队济阳分队,在银座金街招募志愿者120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6次。发挥小手拉大手带动作用,联合区教育体育局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80次。

强化治理,开展市容秩序管理水平提升行动。坚持“疏堵结合”,为流动摊贩增加便民摊位97处,加大巡查力度,共排查污损、脱色、陈旧的广告牌匾6297处次,拆除、整改店招牌匾23处,建立台账,销号整改。按照“全面覆盖、不留死角、长效管理”的原则,对各类违规张贴、悬挂开展集中清理,清理各类小广告2976处,外立面维护出新3处,外立面维护出新面积 27平方米,重点打造闻韶佳苑、永安路、南环路等“最美街巷”3条。 严防严控,开展拆违拆临成果巩固提升行动。以防为先,推进前置式“服务+执法”机制。联合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在60多个小区张贴“违法风险提示牌”,设立违建举报电话,并以“志愿服务+劝导宣传”多种形式进行宣传600余次。同时,以管促控,落实违法违章建筑治理。采用专人入户走访、现场勘查、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等措施对违建进行深度排查,截至目前,共调查举证图斑26个,已实现销号清零;摸排建设台账16处,面积11884.4平方米,已制定拆除计划,准备及时拆除。

合力共治,开展建筑垃圾整治攻坚提升行动。严格管控源头。严格办证审批,要求办证主体在办理处置手续时提供承诺书、办证备案表、建筑垃圾处置方案,并提供管理台账。同时坚持“双向核验”,积极落实监管责任。一季度联合住建、公安、交警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14次,出动人员80余人次,立案查处扬尘及渣土案件4起。

改善设施,开展环卫基础设施品质提升行动。公共卫生间新建2座、改造提升4座,对所属公共卫生间全面精细保洁,确保卫生间设施齐全、干净整洁、无异味,对厕内设施损坏、老化及故障等问题,及时上报维修。今年以来,累计巡查人数120余人次,维修更换损坏件80余处,确保公共卫生间设施完好、正常开放。

齐抓共管,开展“门前五包”习惯养成提升行动。督导各街镇摸排临街单位5861家,“门前五包”协议书签订率和公示牌上墙率均达到100%,并纳入数字赋能信息化平台5799家,信息录入比例为98.94%。建立星级评定机制,择优评定星级单位1343家,星级门店比例达22.91%。同时,加大宣传引导,增强主人翁意识,截至目前,已在报刊、公众号、美篇等新媒体上发布图文信息232篇,开展现场主题宣教活动52次。

协同配合,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服务提升行动。打造“一站一品牌一特色”社区城管工作站,推进“法律、职责、服务、执法”进社区。联合“住建、园林”等部门,通过“城管+”、协同配合等机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1次,部门联合到社区宣传普法96次。同时,在全区7个街镇打造城管工作站32处,充分发挥城管委办公室作用,建立“部门围绕社区转,社区围绕问题转”的联动机制,及时解决辖区居民小区防火、电动车停放、垃圾分类等“急盼难愁”问题60余件,答复群众咨询800余件。

数字赋能,打赢智慧城管赋能提升行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城市管理信息化手段。以“运管服”平台为抓手并积极推广“随手拍”智慧城管小程序,加大力度巡查上传案件,提升数字城管案件类别覆盖率、案件处结率,促进城市精准化管理水平。截至目前,济阳区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总案件4809件,处置率达98.8%。

严查细改,打赢行政执法质量提升行动。研究制定《2024年执法行为规范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工作标准、责任、流程等,进一步整肃队伍作风,坚持每日晨会正规组训、科学施训、分步细训,定期组织法治培训、执勤队列训练、科室跟进专业指导和优秀案卷、典型案例学习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水平。截至目前,共组织各类业务培训32次,参训人员1900余人次。领导不定期督导检查20余次,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逐项梳理逐项整改,共发现问题30余条,均已完成整改。

“十大提升行动”开展以来,聚焦精细抓提升,聚焦问题抓整改,目前取得了初步成效,城市颜值不断“刷新”,城市内涵和服务不断更迭!

(丁尚晓 张严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