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县白莺山村党总支紧紧围绕全市基层党建四个一,主动推进党建引领冰岛昔归忙肺茶叶产业示范片建设,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通过打造流水线、转型线、共富线三根线,切实构建振兴共富全链条。
一、用实三进打通产业振兴流水线。进茶山。持续把盘活资源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有力抓手,立足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制定一村一策,通过争取项目等方式,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池春水。引进农文旅三位一体项目落地,不断完善白莺山村基础设施,计划投资2442万元,打造白莺山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暨游客服务中心、露营区,提升改造溪边步道、古茶山佛茶景观广场、古茶山步道、12品种茶王展示区,项目建成后预计为白莺山村每年带来村集体经济收益10万元。进茶企。以白莺山茶文化6名非遗传承人为主导,各茶叶初制所14名制茶精干为补充,成立茶叶技术帮扶团体,建立健全分片包干机制,采茶期间,按责任片区划分,巡回到各初制所开展技术帮扶,提高散小初制所的制茶人员茶叶加工水平。将传统茶产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为白莺山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注入科技新动能,引进计算机控制技术,通过计算机系统控制制茶温度,翻炒速度,炒制时间,降低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切实提高了茶叶加工的科技水平。进直播间。邀请直播专业人士进行指导,积极与宏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沟通对接,到村开展直播带货职业技能培训,以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互动问答的形式,进一步掌握直播基本要领,提高带货能力。同时引进直播龙头企业,探索企业+初制所模式,东书房公司与23家初制所进行合作,初制所提供茶产品,龙头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市场销售,实现互利共赢。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拓宽茶叶销售渠道,不断提升白莺山茶影响力和知名度,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共在电商平台销售各类茶产品210单,销售额达120万元。
二、用活三新走好技术振兴转型线。新管理。在管理模式上,构建白莺山村党组织领导、龙头企业牵头、覆盖区域茶叶初制所的1+1+N组织体系,建立议事工作机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茶技攻关、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困难问题,切实推进党建与茶叶技术发展相融合。制定《白莺山村党员挂企业挂农户帮扶制度》,将白莺山村经营茶叶初制所的党员户,纳入网格管理,通过建设示范茶园、党员示范户,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帮扶55户茶叶初制所。在采摘模式上,明确标准与要求,坚持零农残零添加,定期除虫除草,坚持人工手作,纯手工采摘,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全面解决白莺山茶叶管理粗放、层次水平低、茶叶产业链条短、产业关联度低、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新销售。积极探索线上线下销售模式,解决茶叶销售难题。线下积极参加茶叶产业推介会、云县澜沧江啤酒狂欢节乡村振兴展,定期举办特色茶叶活动,充分利用援滇干部渠道优势,邀请华南农业大、华南理工大等各类高校茶学院到白莺山茶园进行指导,帮助宣传推广。线上因地制宜采取电商团队+自主开播相结合方式,搭上电商快车,利用淘宝、快手、抖音等销售平台,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新气象。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将归村集体产权的古树茶加工厂出租给企业生产、经营,租金等收益主要用于村级建设事业,并与各企业签订协议,明确要求优先聘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劳动力务工,以高出市场价5%-10%的价格优先收购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茶叶,通过产销联结、劳务用工等方式增加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的收入,推动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三、用好三聚点亮品牌振兴共富线。聚智慧。积极与陈宗懋院士等省内外茶叶界知名院士和省茶叶流通协会汇报,持续办好白莺山开茶节、百名专家话白莺山节庆活动,积极组织茶企参加产品推介活动,汇聚各方意见建议,持续提升白莺山茶基地、茶企业、茶产品、茶品牌、茶文化的影响力与知名度。聚资源。制定完善古茶园保护利用制度,针对1.24万亩茶园、180多万株古茶进行保护,对其余野生型、栽培型和过渡型古茶树12个品种200多万株进行分类、分区域保护,切实保护好白莺山村古茶树资源。聚民心。通过定期召开院坝会火塘会,集民意、聚民意,汇总白莺山产业发展各类意见建议40余条,主动对接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帮助群众拓宽销售渠道。目前,白莺山村茶厂每年收购鲜叶1170吨、制茶260吨、产值4200余万,带动周边500余户农户1000余人就业。(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漫湾镇人民政府 徐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