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由余姚市总工会联合余姚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红五月职工文化活动启动暨金兰契友姚江同源书画联展开展仪式在余姚市工人文化宫举行。同时,董芷林余姚工作室揭牌。宁波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姚金环,余姚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帅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黄和庆出席活动。
作为余姚红五月职工文化活动的首场活动,此次开幕的金兰契友姚江同源书画联展,邀请到董芷林和潘德苗两位余姚籍书画名家联袂参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国画和油画两种东西方截然不同的艺术之美的交融碰撞。
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吴派艺术传播面向更多父老乡亲,董芷林余姚工作室也于当日揭牌。在董芷林看来,诗、书、画、印、古琴等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他希望传统文化艺术能在余姚全面开花、结果,让余姚的市民朋友都能了解并爱上传统文化艺术。
当日下午,吴昌硕的再传弟子董芷林受邀作《谈谈吴昌硕的流派》专题讲座。现场,董芷林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不仅详细介绍了吴昌硕的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书画史上的重要地位,还深入剖析了吴昌硕艺术流派的特点和风格。
海派名家董芷林,1945年生于上海,浙江余姚人,自号顽翁,为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再传弟子,沪上书画名家王个簃先生关门弟子。现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民盟中央美术学院上海分院院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副会长,上海政协书画院画师。
董芷林介绍,2024年对于我来说有特殊的意义。今年恰逢吴昌硕师公诞辰180周年,我与师公相差100岁,我20岁的时候拜王个簃先生为师,从艺60年后的今天,我在故乡开展览会。
董芷林说,吴昌硕是海派艺术的光辉大纛,他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精神,已作为一个艺术体系而成为一种文化积淀,成为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被誉为东南名邑的余姚,历史文人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是江南文化、吴越文化名城。此次‘金兰契友姚江同源’书画联展,是海派文化与吴越文化的交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油画艺术的互动。我们要认识到文化的柔韧性、互动性,不断寻找互动的张力。
此次展出董芷林的书画作品50余件(组),是其近年来创作成果的一部分,涵盖花鸟、山水、书法等门类。从艺60载,董芷林师承名家、潜心笃志,他笔下的花卉题材,诸如梅、兰、竹、菊、牡丹、紫藤、水仙、荷花、松石、蔬果等,以犀利的天性,将所绘之物赋予灵性,郁秀俊美,楚楚动人。其作品既深得吴(昌硕)派艺术雄健厚重之气质,又不乏先师王个簃俊逸清润之风采。
著名美术评论家耿忠平评价董芷林的花卉画作,延续了传统文人画写意一脉,来路清晰,味正气足。董芷林强调以书法线条入画,运笔的轻重、提按、枯润、浓淡、徐疾凸现了书写的快意和节奏,从而造就了个性化的绘画语言,淳厚的笔力,灵动的气息,增强了绘画的视觉审美效果。在构图上,他善用对角斜势之法,往往用粗笔重墨写出主枝干,再配以若干小枝作穿插衔接,或落墨点叶,使之虚实相生,大开大合,跌宕有致的气势跃然纸上。在具体画法上,他根据画面的需要,时而水墨淋漓,时而色彩纷呈,时而墨色交融,灵动多样的手法,变化丰富的层次,却总能达到‘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墨与色相融互补的最佳效果,画面显现出一种清逸雅致、质朴古厚的诗意。
董芷林在专研绘画技法的同时,更重视书法的锤炼。观其书法作品,行、草、隶、楷各体兼善,尤精石鼓篆书,特别是作品上长长短短的题跋,有自作诗、创作心得或遣兴小品,以不同的书体和内容,与绘画、印章形成一个气息相通的有机整体。细观他的作品,可以发现其书法和画作既有金石味,亦充满了生命力和灵性。著名书画家汪观清评价曰,他的作品笔墨淋漓、意境深远、构图优美。特别在花鸟作品中,画笔轻盈流畅,笔墨鲜明,精湛描绘象、栩栩如生。注重用笔法来表现花鸟的气韵和生命力,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他在画作中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例如中国古典诗词、篆刻等,为观者带来了一种文化上的共鸣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