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智库网

从“实”处解题 答好基层减负三问

资讯 用户:宁古薄 1054℃

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错综复杂,任务艰巨繁重。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强思想、优工作、明权责上下足功夫,解锁基层减负三问,切实破除捆住基层的枷锁。

夯实思想认识,回答什么是减负,从源头上为基层干部降压。深化思想认识是开展实际行动的基础。要打破这一现象,基层减负要在思想上找根子、开方子,广大基层干部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事业观,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与否的唯一标准,既做显绩,又重潜绩,落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赢得群众的好口碑。

抓实工作措施,回答为什么要减,从行动上为基层干部松绑。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交织复杂,最怕干部转得像个陀螺,却转不出实绩。文山会海多头检查考核等必须化繁为简瘦身,基层干部才能松绑,腾出精力和时间谋发展、办实事、解难事。但是,松绑绝非松劲,减负并非减责。职能部门要主动下沉,送政策送服务下基层,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乡村全面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真正将民情察出来、让实惠落下来、把发展带起来。

落实权责分属,回答怎么去减负,从机制上为基层干部赋能。作为服务群众、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基层的属地管理尤为重要,然而部分地方过度强调属地责任,明为层层压实,实为甩包袱加担子,造成基层责任转嫁、小权大责困局。各地要充分考虑基层工作的实际,完善问责制度建设,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完善澄清保护机制,旗帜鲜明为干事者撑腰鼓劲。要及时将执法权、审批权、人力物力财力等依法下放基层,做到放权赋能效益最大化,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有效破解小马拉大车困境。(南城县里塔镇人民政府 雷根慧 吴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