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智库网

王启松-细致入微的爱

资讯 用户:佚名 19815℃

作者简介:  王启松,男,1941年8月生,湖北黄梅县人。196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他是一名在科研、商业和教育三个截然不同领域里均有卓越建树的人。

  在科研上,他曾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科技顾问,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高级研究员,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生物高技术863专家组专家,期间曾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共事,他曾获得包括重组人伽马干扰素和人肿瘤坏死因子重组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20余项科技大奖。

  在商业上,他创办的生工生物工程公司是当今中国公认的龙头企业。2023年,他的公司被福布斯评为中国生物医药行的独角兽企业。

  在教育上,他将他发明和总结的既科学又高效的两高学习法引入到十余所中学,试办了500多个试点班,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此,央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和众多的教育专家把他的方法誉为读书的革命,划时代的进步。

  为了把两高学习法推向全国,84岁高龄的他仍旧马不停蹄地忙碌着。

图片1.png

  在我给全国200多所大学演讲的开头的十余场的演讲中,是没有爱情内容的,因为我已老矣。一个古稀老头站在庄重的大学讲台上讲什么爱情既与年龄不相称,还可能有不雅之嫌。但当我读完帕穆克先生的“真情博物馆”的关于凯末尔和纳莉那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后,我认识到,好的爱情故事是应该传扬和与大众分享的。于是,在以后的演讲中,我把我个人的爱情故事点缀其中。没想到,同学们不仅对我的爱情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还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有的问夫妻怎样能做到恩爱一辈子,有的更直截了当地希望我能为他们的恋爱困局指点迷津,我似乎成了他们心目中的爱情顾问。

  我的爱情故事始于1960年9月1日,那是我考进武汉大学的第一天。就在这第一天的第一次班会上,我第一眼就被一位女孩吸引住。她那迷人的姿态像是一幅画卷,文静、美丽、聪颖、高雅、楚楚动人。我没想到,当我还没有完全从懵懵懂懂和疲倦不堪的高中生活中缓过神来的时候,突然从天上掉下来了一个林妹妹,她就是后来成为了我妻子的闵永洁。我和闵永洁的姻缘像是老天的特意安排。我俩在各自不同的城市的不同的高中读书,都是同一届,同时报考武汉大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化学专业,又同分到一个班。从概率上,与她相识本身就是一场奇遇。还有,我在读小学时曾连留两级。要不是我连留两级,我注定会错过这份良缘。我真地要感谢上帝,感谢他的精心安排,把一个精美绝伦的姻缘赐给了我。我们很快就相爱了,我们的爱是那样的真诚和炙热,只要在一起,我俩就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我们无所不谈,心心相印,亲密无间。而在那时,全国所有的大学都规定学生是不允许谈恋爱的。因为这规定,其他同学都及时和机智地调整了他们的“作战”方案,把阵地战改为游击战。只有在夜幕降临之后,他们才出来约会。唯独我们俩,不识时务,傻乎乎的,毫无顾忌,既不把学校的规定放在眼里,也不顾及他人的感观。那时,我俩似乎成了武汉大学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因为在整个偌大和美丽的武大校园里,唯独我们这一对男女经常在一起,谈笑自若,喜形于色,如胶似漆,旁若无人。除了白天外,我们俩还约定晚上见面。晚上9点是晚自习下课的时间,每当下课的铃声响起,我俩都从各自的宿舍出发飞也式地向武大图书馆后面的那幽暗的走廊奔去。因为九点半宿舍要锁门,除去来回的时间,留给我俩的时间只有十多分钟。十多分钟已经够短暂的了,但在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作用下,这十分钟变成了一瞬间。虽然是一瞬间,但更显珍贵。这样紧张而又兴奋的日子持续到大学毕业,年复一年,风雨无阻。

  为了表达对她火一般的爱,我开始尝试写诗。我写给她的第一首诗是:

  五月的夜,芬馨芳香

  皎洁的月色洒在东湖上

  周围的一切早已进入梦乡,

  唯有我这颗眷恋的心还如此的激荡。

  一轮皎月挂在天上,

  它像你那伶俐的眼睛在向我窥望,

  它那银色的光辉,

  就像你的温柔的情感一样。

  我信步来到草场上,

  这儿似乎是我俩到过的地方,

  你看,那踏平的草丛里,

  还留下我俩脚印的模样。

  我又漫步来到小溪旁,

  清澈泉水潺潺作响,

  它像是你那亲切的耳语,

  又好像你在低声地歌唱。

  我总共写了40-50首诗之多,可惜,这些凝聚我心血和激情的诗没有保存下来。要是留到今天,我说不定还能出版一集“王启松情诗集”。

  68年,我们成家了。她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是我事业上的得力帮手。我走南闯北,她都跟随我,无怨无悔。我俩有着截然相反的性格,她沉着、稳重、节俭、不张扬,而我,热情、好动、倔强。

  不幸的是,在九年多前,她患上肺癌。一年后,她永远地离开了我。生病的日子是她最痛苦的时刻,她不能进食,只能吃点稀饭和牛奶。原来我们住在二楼,但她已无力上楼了,我只好在一楼搭了一张床,我就睡在靠近她的沙发上。那段日子里,我有幸能24小时陪伴和守护她。为了让她忘记疾病的痛苦,我设法让时光倒流,定格在我们的大学时代。我试图把那发生在50年前最美好的情景一幕一幕复原,把它编成一个个的故事,反复和不厌其烦地讲给她听。我还把我俩的,女儿的,几个外孙的所有照片都翻出来,试图把它们编成一部爱的纪录片,放给她看。偶尔,由于长时间疾病的折磨和对死亡的恐惧,她也有过短暂的牢骚,但事后,她又后悔莫及,用她那冰凉和颤抖的手抚摸我的脸,说对不起。为了给她尽可能多的温馨,我常常让她依偎在我的身旁,我有意或无意地把我那温暖的脸贴在她那冰凉和憔悴的面颊上。我对她开玩笑说:“下一辈子,我还要去找你的。”她含笑点了点头。我说:“这次,我可没耐心等到读大学才去找你,也许等我刚刚学会走路,就会去找你。”

  在演讲中,我说:爱情像是工艺品,需要精心雕琢。为了圆满的爱情,我们要把细致入微的爱献给对方。有的同学当场问:你能不能举例说明什么是细致入微的爱。于是我举了一个例子,我说:

  1969-1973年期间,我们有了两个女儿。每天半夜,闵永洁都要为女儿喂奶1-2次。喂奶时,她怎么坐也不会舒服的。如果靠着床坐,她的腰间缺少支撑的东西。如果给她1-2个枕头,枕头的高度不够,她也不会舒服的。为了让她坐得舒服,我总在第一时间把我的整个身体横睡在她的后面。当她喂奶完毕,我再入睡。我似乎从未失误过。当我把这事告诉我的朋友和同事时,他们感概地说: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细心的男人。其实,我是一个粗心的人,我那细致入微的举动源自我心中那真切的爱。

  “真情博物馆”曾经被评为欧洲最佳博物馆,但里面展示的东西却是纳莉用过的极其简单的普通日用品。虽然展品朴实无华,但却反映出主人翁凯末尔的良苦用心,他献给纳莉的所有的爱都是那样的细致入微,细致得催人泪下,刻骨铭心,令人久久地难以释怀。天下所有纯真的爱都是细致入微的。